我们都认同,每个企业都存在很多浪费,我们也认同,改善就是不断消除浪费,但如果要说更精益的做法,那一定是“彻底”消除浪费。不止“丰田生产方式”核心创始人——大野耐一在不同场合都表述过,作为制造业界诺贝尔奖——“新乡奖”的纪念者新乡重夫先生也是高度认同,并且在他的《新乡重夫谈丰田生产方式》这本书里还专门谈及,所以,这一观点不可谓不是相当重要,甚至我认为,这就是改善的指导核心。
用几个案例来说明该如何做到“彻底”消除浪费
案例一:冲压机开关的改善
这是发生在丰田的一个改善案例,哪怕现在看起来,都是非常颠覆我们的常识和习惯。
我们都知道,为保证操作者安全,一般的冲压机设计都是双手按压开关启动作业,而在早期时候,大部分冲压机都是要双手一直按压开关,才能保证机器作业不停下来,这似乎很难想象,但当时就是这样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丰田,大野耐一能容忍吗?当然不能,那丰田是如何做的呢?他们为把人解放出来,实现一人多机,就把冲压机的开关装在了邻近的冲压机旁,并且改为单手一触启动,就这样,他们实现了1人开多台冲压机的改进,最大化地解放了操作者,生产效率提高了50%。
案例二:钢板涂油的改善
新乡重夫先生曾经跟T工业公司的Sakurai课长沟通时发现,他们在给冲压机输送钢卷板材时,一直用毛毡滚轮为钢板涂润滑油(冲压拉伸时需要),并且是整个钢板都涂油。于是新乡重夫先生就问他们:“为什么对将要成为废料的部分也涂油呢?”
Sakurai先生想了一会,答道:“因为是用毛毡滚轮涂油,所以整个板材都被涂到,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新乡重夫先生继续说道:“‘没有办法的事'这句话就是问题。如果我们能认真思考‘对将成为废料的部分涂油就是浪费’的话,就会想到其他的涂油方法,你不这么认为吗?”
过了一段时间,新乡重夫先生发现,他们改变了涂油的做法,即对冲压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喷油,从而摒弃了在会成为废料的地方也涂油的做法。
案例三:1人14机的作业改善
在大丰工业,一名操作员进行14台切削机器的多工序作业,但每台机器需要单独启动,后来他们做了打破常识的改善,将1-7台的机器开关合并成一个开关,并且装到机器8的边上,只要触动一次就能同时启动7台机器。同样,他们把8-14台机器的开关合并成一个,装到机器1的边上,一触即启动这7台机器。结果,之前要35秒的周期时间,一下子缩短到了4.2秒,效率提升了88%,这个例子也打破了“机器必须一台一台启动”的固有想法。
上面这三个案例,给我有几点启发,也供你参考
1.每个人都在一个“深井”里面:不管是在哪个时代,也不管你是做什么工作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不断“挖井”,当在这个领域待的时间越长,自己所挖的“井”就越深,当这口“井”越深,其实我们看到的天空就越来越小,就会越来越禁锢在自己的这口“井”里面,这口“井”可能是思想、意识、知识......
2. 多数人不想“改变”:当我们多年习惯于用某种操作方式时,我们是不太愿意主动改变现状,这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也是习惯的力量,只不过这里是一个负作用力。
3. 需要外部“触动”:不约而同,改变几乎都是源于外部“触动”,客户的压力、对手的挑战、顾问的指导,才有了开启改变的想法、方法和行动。
彻底消除浪费,就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也是每个企业、机构、组织提升运营的核心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