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vs中国制造2025,中国智造路在何方?
工业4.0概念是由德国率先提出的,德国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德国工业4.0与美国比较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和一些学者说的第五次工业革命等,都是以信息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反映了工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德国工业4.0的基础,是已经实现的前三次工业革命。按一般的划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其主要标志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的机械化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后半叶,主要标志是以电力的发明带来的电气化和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于20世纪后半叶,主要标志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电气化的结合实现的自动化生产。第四次工业革命,从现在开始,其主要特征就是综合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的“物理系统”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日益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两者的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德国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国制造2025”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是未来10年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也是30年“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梦的第一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制造差距很大。目前,我国高端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高档数控系统、工业应用软件等市场份额不到5%。以机器人为例目前,德国库卡、日本FANUC、瑞士ABB、安川等知名企业都已进入中国,意大利、美国、韩国的机器人及配套企业,也已经布局中国市场。国际先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并完成在国内市场的布局,的确给国内机器人企业带来严峻挑战。而机器人又是“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所在,国内机器人企业与国际同行的差距正在缩小。关键是在人才建设和自主创新方面下硬功夫,在应用方面做足功课,走在同行前面。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我国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工业基础相对于欧美工业强国仍然薄弱,创新力不足仍然是制约“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所在,但可喜的是国内的一些企业像海尔、华为、中兴等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强,已掌握核心科技。创新仍然要依靠企业,国家只是全局的把控者。
面对自身存在的软肋,我们该向德国工业4.0学些什么呢?然中国已经诞生一批全球领军企业,但很多中小企业仍然只是在从事贴牌代工,其竞争优势来自廉价劳动力而非创新能力。由于进取精神缺失、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职业培训不合格等方面的问题,创新动力严重不足。而相比之下,德国的创新以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不仅解决德国大部分就业,也是德国制造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些企业虽规模不大,但凭借创新而来的专业技术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控制全球市场的“隐形冠军”。人才培养也不容忽视。一些工业强国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其工人已经积累了很多与机器打交道的经验,而这种经验在中国工人中还比较缺失,在智能生产时代,中国工人需要同时接受关于工业制造和数字技术两方面的培训。因此,面对越来越高的人才要求,人才培养会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大挑战。
当前,中国工业4.0战略的实施面临很大挑战。首先,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还没完全走完。从制造设备到产品工艺都与其他制造大国差距很大,没有核心技术,劳动生产率低,只能停留在低利润的初级加工阶段。第二,急功近利。这是中国制造业目前的一个通病。企业大而不强现象十分普遍。
不管是工业3.0还是工业4.0,在工业方面没有捷径可走。第一,要脚踏实地的发展基础装备制造业,打好基础,第二,加强创新,创新是“中国制造2025”的灵魂,那又凭什么创新呢?靠人才,除了自身培养外,更应该放眼全球,揽天下英才唯我所用,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态和胸怀才能使“中国制造2025”变为“中国智造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