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来袭,众多企业都被笼罩在“成长焦虑”当中,降本增效真正成为了刚需。这不仅需要企业全员都拥有明确而又清晰的职能及具体的实施规划,同时也要求企业面对非常时期能拥有一个长期的市场判断及应变。
那么,基于以下四点,扬智教你如何做好企业预判——
1. 经营判断
企业应当基于经营判断做预期管理。1.经营不善-当企业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立即狠下心来做调整,优化内部组织结构,以应对企业危机;2.舍本逐末-为追求减负而减负,打击士气,反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因此,经营判断一定要先于劳动法判断。
2. 因地制宜
制订出的方案需符合企业发展。1.激励成果化:不确定性下薪酬变革-聚焦核心,同时优化付薪对价结构,将激励与确定性的交付成果绑定;2. 基础服务SaaS化:不占有只使用-疫情之后,一些非核心的基础性岗位或者增值率不高的岗位,有可能会全面SaaS化,按需使用,即租即用。
3. 活用政策
比如员工社保缴费研究。对社保基数核定规则的深入研究,减少时滞成本。优化薪酬结构,熟悉政策本身的深入把握和专业运用。企业要在活用政策基础之上有意识地设计和筹划,这就是策略性的减负和积极合规。
4. 商业模式重组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业务平台化,这不仅是一种战略驱动,而是未来的经营趋势。从经营高度重构价值链,对很多企业来讲是新的领域和挑战。先确定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再去做业务模式的变革,确保变革可操作可落地可持续。
掌握好以上四点,成长焦虑并不可怕。降本增效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压缩绝对值,而是提高ROI,提高投入产出比。在今年这个艰难时刻,一家企业想真正转变为共享型经济形态,首要的是从战略性变革做好企业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