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作为带班打仗的兵头将尾,作为最一线的管理者,其个人素养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工厂一线团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到底该如何才能做好班组长?今天从个人习惯的角度来谈一谈,作为班组长,一定要规避的“七大不良习惯”,希望对你有启发。
1.个人不思进取
虽然是最一线的管理者,但毕竟也是管理者,其个人言行一定会影响团队。不管从个人发展来讲,还是从团队影响来讲,都得摒弃“不思进取”的思想。
其实,很多生产主管、经理、总监都有一线带团队的经历,甚至有的老板就是搞生产出身。所以,一线班组长,一方面很锻炼人,另一方面又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关键得自力更生,勿要不思进取。
2.做事眼高手低
如果是一线上来的班组长,基本上动手能力都很强,但也有例外。
比如有的是办公室人员下放锻炼,那多半是眼高手低;比如有的管理人员轮岗,也好不到哪里去;还比如有的是只会溜须拍马的人员晋升,那更是生动形象。
要知道,作为一线班组长,你要做的是每天安排好大伙的工作任务,及时反馈和解决现场的各种问题,并实地培养自己班组的伙伴,不具备“三现主义”,不经常到现场,不带头解决问题,那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班组长。
3.内部拉帮结派
这是很多班组长都没有做好的方面。因为很多班组长就是靠这个上去的,也就是下面的一伙人顶上去的,有的是老乡,有的是亲戚,有的是同学......
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但是,作为管理者,尤其作为优秀管理者,最应该体现的就是要有原则,要讲规则,要依照制度办事、公正合理、有理有据,切勿拉帮结派。否则,就会乱了规矩,乌烟瘴气,给团队和公司带来大量的组织内耗。
比如在分配岗位上存在偏袒;比如在加班安排上存在偏心;还比如在加工资的时候做不到公平公正等等。
4.对人欺上瞒下
说实话,太务实的班组长不一定都能被重用,太圆滑的班组长也不一定不被提拔,关键看直接领导是怎样的风格。
欺上瞒下的班组长一般会怎么做呢?比如把下面工人的改善说成是自己的成果;比如把上级的要求打折扣传达和执行;还比如把一些自己的问题和责任隐瞒不报,甚至推卸责任等等。
5.工作毫无计划
作为班组长,管理和带领着一个团队(哪怕团队很小),计划是理所应当的。
但从辅导的这些企业中发现,不乏有班组长缺乏计划,甚至毫无计划的情况。比如开早会没有准备内容,呵欠连天;比如查看现场就是随便看看,像在散步;还比如每天工作内容,能拖就拖......
试想,这样的班组长能带好班组?我认为只会起到反面的作用。
6.管理无法公正
管理,是一个既讲究规则,也讲究人情,还讲究艺术的活。而规则就体现了要公正,否则难以服众,难以管理持续。
但往往很多班组长难以做到公正,因为自己有私心,因为自己有把柄,因为自己的保守。比如对老员工低声下气,对新员工颐指气使;比如对技能工偏袒有加,对普通工厉声呵斥;还比如对领导阿谀奉承,对下属百般刁难......
这样的班组长,不可能做到公正,更不可能得到上下的一致认可,当然他的职业生涯也难以持续。
7.情绪难以控制
作为班组长,每天确实会碰到人、机、料、法、环、测的各种问题、大小屁事,人有些烦躁和不耐烦很正常。
但如果经常性的情绪控制不够,就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因为工人的一个失误,你就在早会上痛批一顿;比如因为其它部门的未及时配合,你就去领导那里告一状;还比如因为谁跟你顶了一嘴,你就要想办法给他颜色看看......
不一而足,这些都会带来上下关系紧张、部门矛盾加剧、个人处境困难,而化解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源头,就在于情绪控制。
班组长,虽然在工厂里面就是“七品芝麻官”,但作为管理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管理能力的修炼一定不能少,“七大不良习惯”一定要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