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都处在转型的关键期,一方面是企业发展的产能跟不上,需要提升产能;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跟不上,需要同步提升工厂管理水平;还有一方面,是企业想要实现精益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中国人的做事速度是世界一流的,于是想实现“两步并为一步走”,甚至“三步并为一步走”,这也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核心优势所在。
今天我想聊下工厂布局的涉及到的“八大模块”,希望对你有启发。
1.园区规划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愿景,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偏好。园区规划一定是要结合公司的长期发展,比如园区的占地面积、整体风格、里面有哪些建筑、物流线路如何、大门怎么开等,都要结合实际来整体考虑。建新厂可不是每个企业都有的机会,更不是几年能又来一次的事情,必须得慎重。
2.工厂规划
这里的工厂重点是运营模块,也就是厂房整体的规划,是我们规划的重点,涉及大的物流、区域分布、沟通便利性等考量。工厂规划顺了,我们工厂的运行效率会提升不少,尤其是我们的后勤相关部门对现场的支持,确保快速反馈和快速响应。
3.车间规划
大部分的企业基本是按不同车间做不同种类的产品,比如注塑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焊接车间等,每个车间的产品不同导致工艺不同,工艺不同导致现场人、机、料、法、环的配置也不同,当然布局规划会有较大差异,都要结合现场实际来展开。
4.产线规划
产线是产品具体的加工环节,也是给客户创造价值的环节,产线规划当然是规划里面的重中之重。比如传统的功能式布局就会有大量的搬运、库存、等待浪费;比如传统的流程式布局也会有太僵化、柔性不够的问题。我们当然推荐更加精益的单元式布局,在减少各种浪费的同时,还能实现柔性生产,能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
5.工位规划
工位是生产的最小单元,工位的效率其实也就决定了产线的效率,所以工位的物料放置、产品流向、器具摆放、文件挂置、工作台、移动小车等都需要详细设计、具体沟通,这样的工位规划才是操作者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最方便他操作的。
6.三“流”规划
工厂规划一定要抓住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三流”,这样整个园区、工厂、车间、产线、工位才能真正有机统一,实现整个工厂的高效运行。比如物流要短、要顺,不能有交叉、回流;人流少、要顺,不能有过多的等待和动作浪费;信息流要及时,实现快速反馈和快速处理,真正做到信息的JIT。
7.辅助设施规划
大头都弄好了,缺一不可的辅助设施规划不能漏,即我们的水电气、空压机、油库、电控室等都要规划好,并且要确保能稳定地支持工厂运行。涉及到安全、位置、线路铺设、有效管控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跟相关人员具体沟通和确认。
8.5S&目视化规划
这是很多企业都容易忽略的部分,工厂规划做好了,但现场的呈现却大打折扣,这其实就是没有做好工厂的5S和目视化导致的。我们的所有物料、器具、物品、文件都应该有清晰的定位和标识;我们的楼道、电梯、大门、柱子上、墙上、看板都应该有相应的目视化展示和表达,因为这些都体现了公司的管理细化水平、也都在传递公司的文化、都在培育全体员工。
所以,我认为能做到这“八大模块”,你的新工厂就一定是行业领先的精益化工厂,也才有可能实现工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