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就如同“战场”,一线班组就如同一线部队,执行力最重要,因为所有的要求都需要到一线落实,没有执行力就不要谈“战斗力”,更不要谈“打胜仗”。
那作为现场管理而言,到底该如何提升车间的执行力呢?我总结为“五个要”,希望对你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1.早会要落实
早会是打造车间执行力的第一步,它起码有这么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提升团队士气,营造良好文化。没有开早会的企业,99.9%现场执行力会有很大问题,散兵游勇如何跟正规部队去PK,在现在如此内卷的时代,这个显而易见。
第二,信息及时分享,加快问题解决。公司的制度、部门的要求、生产的讯息要及时传达到一线,显然班会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传达和交互平台,同时还能及时解决很多员工提出的问题,这个作用不容小觑。
第三,提升主管,培养团队。毋庸置疑,班组长的总结、表达、领导力的提升很需要,同时,团队的共同借鉴分享,一起提高更重要,如何实现?就是班会这个最好的平台嘛。
所以,班会一定要落实,并且要持续开得更好。慢慢地你会看到,那些迟到、玩手机、打瞌睡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现场的安全、质量、效率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2.计划要清晰
我们经常谈执行,其实执行的前提是得有明确的计划,不然无法谈执行什么,什么时间完成。
作为车间主管或者班组长,每天或者每班的生产任务必须要清晰和具体,比如张三要做哪几款产品,什么时间要工序结束;李四要去支持王五,几点到几点,支持他具体做哪些事情,有问题找谁等等......
计划是工作的前提,PDCA,P一定要先行,且要花足够的时间来策划,这样后面才能事半功倍。
3.标准要明确
“无标准不谈执行”,这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比如设备点检、保养无标准,如何让车间员工执行每天的点检和基础清扫保养;比如质量检验无标准,没有明确的检验项目、公差、检验方法和检验频次,如何让一线工人做好首检、自检?还比如生产工序无标准的操作SOP,如何让员工确保过程安全、质量和效率稳定?
无标准,就是经验主义,就无法执行,更无法有执行力。
4.过程要监督
只要不是“自燃型”的人才,大多都是被动的工作,一线人员更是如此,所以好的执行一定离不开好的过程监督。
监督并不是去发现员工做没做好,做不好的直接考核,而是去看他们为什么没有做好,管理者该如何去帮助改进。比如5S的执行难,原因可能是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做;比如现场质量问题频繁,原因可能是一个工装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还比如工厂交货紧张,很可能是因为物料齐套率一直达不到......
及时解决执行不好的问题,才能让大家更好执行,这才是监督的关键,不要走偏。
5.员工要激励
任何的管理提升,其本质都是人的意愿和能力的提升,如何做到?肯定不能说光靠激励就行,但不激励肯定不行,它就是必要环节。
比如5S的维持困难,班会开展阻力较大;比如车间效率提升很慢,大家都不想提建议;还比如现场安全、设备问题不断,并且重复发生、重复救火,就是得不到根本解决......
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大家缺乏改进的意愿所致。“要让马儿跑得快,就得给马儿多吃草”,一线管理尤其要来得实在。
打造车间执行力,做好这“五个要”,一定变化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