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的本质基本是一致的,比如好的管理,一定是让公司、工厂、组织、机构更加高质高效地运转;比如好的产品,一定是让消费者和客户实现他想要的功能和结果,其指向也是高质高效,不管是有形消费品还是无形服务;还比如优秀的个人,一定也是具备某些相同的特点和共性......
今天我就想来聊下这个话题,我认为,不管哪个行业,也不管他从事何种工作,优秀的人士都具备这“五大共性”,希望对你有启发。
1.心态积极——前提
这是首当其冲的特点,如果不具备这个,那他肯定与优秀无缘。
有的伙伴可能会说,有的人能力很出色,甚至达到顶尖水准,那他肯定是人才。其实这是很多人表象的认识,在我看来,如果做不到心态积极,能力越强可能破坏性也越大,或者说负面效应更大。
比如二战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开了历史的倒车;也比如国外的一些民粹主义头子,反贸易自由化,反全球化;还比如企业高管对产品质量、财务报表弄虚作假,给公司造成严重后果。
心态积极的人,就是敢于接受现实的人,并且会从现实中看到机会和努力的方向,且会毫不停歇地开展改善和提升行动。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给企业、组织、团队带来持续正能量和动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组织最需要的。
比如华为任正非,任凭美国百般制裁,华为凤凰涅槃;比如海尔张瑞敏,砸掉有瑕疵的冰箱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名牌;还比如格力董明珠,坚持每年对股东分红,对员工发放各自福利,但人家利润率却一直行业遥遥领先。
心态积极的人,一直是向着阳光,黑暗只是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方向......
2.方向清晰——聚焦
这个不用多讲,如果连方向都不清晰,那他的时间、精力都会难以聚焦,经验、知识也难以积累,当然不可能达到行业优秀。
方向清晰,也才能坚定执行,否则就很可能左顾右盼、虎头蛇尾。比如很可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束手束脚、甚至打退堂鼓;比如看到其它行业正值风口浪尖,立马就放弃自己经营多年的老本行,也想去大捞一把;还比如自己正经历行业瓶颈和转型,自己就乱了阵脚、不知所措......这些都是方向不清晰所致。
反过来我们看看80年代的马云(我看过一个视频),他在那个时候就坚信互联网时代必将到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方便,这才有了阿里帝国。包括乔布斯对苹果智能手机的执着,马斯克对智能汽车和人类移民火星的追求,都是源于清晰的方向。
可以说,方向清晰就是优秀人士的第一生产力。
3.学习力强——硬核
学习力是硬核,不具备这个能力,即便心态再好,方向再清晰,也难以达到行业优秀。
见过很多企业老板,工厂都做得很不错,但人家确实没有什么高学历,这并不妨碍人家懂很多东西,如何做到的?就是学习力。
比如一些技术型老板,开始是在企业打工,人家脚踏实地把技术学扎实,后来发现条件成熟,自己开厂子单干,并一步步做大做强;比如一些销售型老板,开始也是在企业做一个普通的销售员,后来做到销冠,再后来就自己找人开厂子自己干,扩张飞快;还比如一些企二代,外面留学回来,工厂管理一窍不通,但经过自己不断地学习总结实践,请外部管理老师咨询辅导,很快把企业做得有声有色,实现二次飞跃。
不管怎么说,学习力都是每一位优秀人士的核心能力。
4.善于包容——开放
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对人和事的包容,可以理解为开放与融合。
比如对人的包容,优秀人士是更喜欢与优秀人士为伍,愿意跟他们更多交流和碰撞,因为自己在快速提高;同时,他们也更能够容得下自己的优秀下属,也愿意帮助团队成长,甚至鼓励优秀下属走出去,开创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还比如对事的包容,优秀人士更能理解新人犯错,他们不会责备新人,反而是看到了自己管理上的不足,即对新人的培训和辅导不够;还包括安全问题、质量问题、交货问题,优秀人士看到的是管理需要梳理、漏洞需要填补、人员需要提升等深层次问题。
包容,是更高级的自私,因为它能更好促进自己成长。
5.客观公正——底线
这是底层的价值观,我想优秀人士都一定具备。
客观,就是我们精益管理常谈的“三现主义”,即尊重事实。如果做不到这个,那我们也就无法获取最有效的信息,也难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判断和快速决策。
比如你想投入新的产线,你就得充分了解市场趋势、内部产能和人员匹配,并且是可以优化后的水平,这是客观;比如你想开发新的产品,你就得衡量投入产出比,多长时间能收回投资,长期价值有多大,这也是客观;还比如你解决现场设备问题和质量问题,你能深入一线查看、了解并沟通,这还是客观。
公正,更多体现的是对人和事的处理,即做到不偏颇。这是构建个人良好口碑的重要方面,也是让多数人对你产生信任的关键。
比如你在处理班组内如何分配加班的事情,能否不要区分老员工和新员工,做到公正?比如你在给下属绩效考核的时候,你能否不以个人感情和偏好判断,做到公正?还比如你在跟领导汇报工作成果时,能否把下属的成绩也贴上他的名字,做到公正?
客观公正,就是优秀人士的人品底线。
不管是哪个行业,优秀人士都具备这“五大共性”!